新中国成立伊始,贵研历经变迁,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一砖一瓦开始,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他们是设计者、建设者,更是梦想家、实践家,建造出的不仅仅是屋舍,更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图片

图片

工作人员手书基建任务计划说明

图片


图片

手绘住房图纸

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初昆明工作站的部分试验生产建筑

图片

20世纪50年代末,所建址在昆明北郊核桃箐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直接管理的科研院所,踏上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征程。

1985年成立了第二扩试室(浆料、电镀、催化剂、贵金属废料回收提纯等生产)、第三扩试室(有色金属管材加工生产)等,先后建设了复合材料、有色金属管材加工、贵金属电镀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试生产线。

图片

20世纪80年代贵研所全景

图片
图片

实验大楼与办公楼

图片

搏击科技体制改革浪潮,贵研展春色

2002年开始,贵研组织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铂基微电子资料及专用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12月,一期工业厂房、研发实验楼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竣工验收合格。共完成各类设备安装400多台套,形成了特种粉末制备、膏状浆料制备、新型复合材料制备、精密箔材制备、微细线材制备5个制备单元。生产产能达到年产铂基系列微电子浆料、电子专用钎焊材料、电接触材料、传感材料四大系列产品247吨的生产能力,较原产能翻了两番,生产工艺显著优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作业环境明显改善,劳动力成本和贵金属损耗得到有效控制,为全面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搭建了新的平台。

图片

贵研铂业位于昆明市高新区的新址

图片

2007年,标准厂房竣工

图片

贵研催化公司全景

今天的贵研,坚持上下游延伸,纵横向拓展,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推进“一总部、多园区、两平台、1+N中心”产业区域布局建设,形成以本部为核心,向省内外辐射,朝境外延伸布局的跨地域投资经营发展格局。具备年制造贵金属新材料2000吨,年处理贵金属二次资源物料5000吨,年回收铂族金属10吨、黄金10吨、白银2000吨能力。以贵金属新材料制造为基础,建设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开展贵金属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贵金属供给服务平台,开展贵金属价值管理。具备为客户提供从贵金属原材料、到产品加工制造、到废料回收利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和客户解决方案。成为我国在贵金属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为我国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提供支撑保障。

图片

集团产业区域布局

图片

今天的贵金属集团总部(含规划建设中的云南贵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暨省实验室场地建设项目)

图片

位于昆明市高新区东区(马金铺)的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

随着产业化建设的推进,贵研布局全国,放眼全球,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正当“燃”!